0%

Color Correction (调色)

白平衡与色温

白平衡主要是调节光源的实际色温 与 相机的设置色温之间的平衡。

  • 光源的色温数值越小,颜色就会更加偏黄(红)色,属于暖色调;
  • 光源的色温数值越大,颜色就会更加偏蓝色,属于冷色调。

相机白平衡、光源色温、相机画面呈现的光源颜色之间的因果关系

  • 相机白平衡 = 光源色温,画面呈现的光源颜色就是纯白的光源
  • 相机白平衡 > 光源色温,画面呈现的光源颜色偏黄(红)
  • 相机白平衡 < 光源色温,画面呈现的光源颜色偏蓝

下调白平衡,画面呈现的光源颜色逐渐偏蓝;上调白平衡,画面呈现的光源颜色逐渐偏黄(红)

白平衡的工作机制

白平衡的工作机制是在拍摄过程中给照片添加颜色(红色光、蓝色光)来中和环境色光对照片的影响,起到纠正照片颜色的作用。其实就是将照片中的红色光或者蓝色光除去,变成白色光。类似于化学中和反应,红颜色A+蓝颜色B=白色C,除去红色光和蓝色光的办法是在红色光偏多的环境中增加蓝色光,在蓝色光偏多的环境中增加红色光,这样子就可以达到中和状态变成偏白色。环境中去增加红色光或者蓝色光是不实际的做法,唯一的办法就是在相机入手解决。

摄像机内部有三个CCD电子耦合元件,他们分别感受蓝色、绿色、红色的光线,在预置情况下这三个感光电路电子放大比例是相同的,为1:1:1的关系,白平衡的调整就是根据被调校的景物改变了这种比例关系。比如被调校景物的蓝、绿、红色光的比例关系是2:1:1(蓝光比例多,色温偏高),那么白平衡调整后的比例关系为1:2:2,调整后的电路放大比例中明显蓝的比例减少,增加了绿和红的比例,这样被调校景物通过白平衡调整电路到所拍摄的影像,蓝、绿、红的比例才会相同。也就是说如果被调校的白色偏一点蓝,那么白平衡调整就改变正常的比例关系减弱蓝电路的放大,同时增加绿和红的比例,使所成影像依然为白色。

白平衡实际案例

  • 天空外景

色相

注意光学色相环和色彩色相环的异同

  1. 色光三原色是 红绿蓝
  2. 色彩三原色是 红黄蓝

色彩三原色是红、黄、蓝三色,而色相环就是一个由三原色扩展而来的圆环。我们一般最常见的色相环有12色色相环24色色相环两种,都包含有原色二次色三次色

红黄蓝三色在色相环中形成了一个三方平衡的形态,二次色为橙、紫、绿,是由原色两两调和而成的色彩;三次色则是由二次色与原色调和而成的。

三原色在所有颜色中是纯度(饱和度、艳度)最高的,其他任何颜色的纯度(饱和度、艳度)都没有三原色高。

基于色相环,划分的“互补色”、“对比色”和“同类色”

  1. 互补色
    指在色相环上角度为180°的色彩,比如我们最常说到的3组互补色:红和绿、蓝和橙、黄和紫。
  2. 对比色
    没有互补色那么严格,指的是在色相环上角度在120° - 180°之间的色彩,并且理论上来说,互补色应该也是包含于对比色之内的。比如:粉色和绿色就是对比色。
  3. 同类色
    同类,必然是非常相近的颜色,一般在色相环上为30°之间的色彩,比如柠檬黄与中黄,就是同类色。
  4. 近似色
    此处要和大家特别强调一下,一定要区分清同类色与近似色的区别,近似色相较于同类色,在色相环上的角度范围更大一些,一般在60°之内,也就是说,同类色属于近似色。我们可以举一个是近似色但不是同类色的例子:柠檬黄与橘黄。

彩色色相环(主要用于颜料)

色光色相环(主要用于软件)

色彩理论和调色思路

遵循了色相统一、主色调氛围、互补搭配、以及明度饱和度的控制,等等色彩处理的基本思路

色彩搭配

常见色彩搭配模型

  1. 单色搭配
    单色搭配,就是整张照片里面,几乎只有一个色相,只依靠色彩的明度和饱和度变化来产生层次。单色搭配的极端情况就是黑白照片。
    单色照片的氛围感很强。而且由于缺少色彩的吸引眼球,读者可以更加关注画面的明暗、构图和内容。

    下面一张照片,就是只使用了蓝色一个单色。(黑、白、灰色可以考虑成饱和度、明度为极端的各种颜色,因此我们在讲色彩搭配时,不会单独提到黑白灰色)。

    由于只有一个色彩,画面显得干净纯洁,而且蓝色给人寒冷的氛围,符合冰川雪山的感觉。

    下面这张缅甸蒲甘的照片,则是以橙色为主的单色搭配。橙色带来了极强的辉煌、灿烂的感觉。而没有多余色彩的干扰,读者的视线更能被佛塔的宏大、光线的强烈、与雾气的朦胧所吸引。

     

  2. 相似色搭配
    有的时候画面中颜色太多,如果统一成单一色相会非常的奇怪,而我们又想保持色彩的和谐。此时我们就可以用相似色的搭配模型。

    相似色搭配,就是在色环中,找到一组相邻的色相来搭配照片(不一定非要是3个相邻色相,位置相近是2-4个色相都是没问题的)。相似色比单色更加丰富,但由于色相相近,不会产生太多的冲突感。

    下面这张缅甸蒲甘的照片,我就是用了相似色的搭配模型,整张照片的色彩是色环上的黄色、黄绿色和绿色。相似色的搭配,让整张照片显得更加宁静、和谐。

     

  3. 互补色搭配
    要问风光摄影中最受欢迎的色彩搭配模型,非属互补色搭配了。黄橙-蓝紫橙-蓝这两对黄金互补色,更是大量应用在日落日出大片和城市夜景风光中。互补色的搭配,非常的具有冲击力。而且很多自然场景,比如日落时的蓝色天空和橙色阳光,本来就是互补色的组合,人类在千百年的进化中,已经深受自然影响,对互补色有很强的感知力。

    日落日出的照片中,除了上面的蓝色天空和环境、搭配橙色光线之外,还有一个常见的互补色搭配,就是把天空和环境调成蓝紫色,阳光和阳光照射的地方调成黄橙色。

    我们在应用色彩搭配模型的时候,主要考虑的是主色以及重要的配色。其他一些面积较小、或者饱和度很低的点缀配色,能符合模型当然很好,不能搭配的话也没关系。
    比如上面照片中的绿色植被,由于被大大的减少了饱和度和明度,在照片中很不显眼,并不会破坏蓝紫-黄橙的互补色搭配。

    在城市夜景中,这两对互补色也常常用到,比如下面的新加坡夜景,灯光统一成橙色,天空增加一些蓝色,互补搭配起来很好看。中间游船的灯轨,我故意保留了其红色,作为配色来点缀和丰富画面。

  4. 分离补色搭配

  5. 冷暖色搭配

色相自然很重要
我们上面讲到了色彩搭配的一些模型,但不意味着所有的照片,我们都要强行去套这些模型。因为摄影不是设计,除了色相的搭配之外,色相的合理自然更加重要。
下面这张夜晚风景图,紫色的天空一般只在日落之后才会偶尔出现,夜景星空调成紫色,看起来一定不舒服。

让天空的色相更加偏蓝一些,才给人身临其境的夜晚氛围。

风格化

  1. 日系风格(偏蓝/偏绿,制造氧气感):

  2. HDR风景大片(注重冷暖对比色)